重要信息
會議官網:www.icbb2022.com
大會時間:2022年03月25-27日
大會地點:中國-南京市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1-2周內
最后截稿時間:03月20日
收錄檢索:Ei, Scopus and SCI
一、會議簡介
第四屆生物技術與生物醫學國際學術會議(ICBB 2022)將于2022年3月25日-27日在中國南京召開。ICBB 2022將圍繞“生物技術”、"生物醫學”等時下熱門研究領域,為專注于該研究領域的創新學者、工程師和工業專家提供一個交流新想法、展示研究成果的有利平臺。本次會議還將探討學術行業發展的趨勢,促進學術成果產業化發展。我們期望這次會議能夠對這些最新科學領域的知識成果更新作出重大貢獻。
第四屆生物技術與生物醫學國際學術會議(ICBB 2022)誠邀您的參會!
二、論文評審及出版
EI會議論文檢索:
論文經過組委會專家審核之后,最終所錄用的論文將出版,出版后將提交EI,SCOPUS,CNKI檢索,目前期刊檢索快速且穩定。
三、征文主題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生物技術、生物醫學。征稿范圍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主題:
1. 生物信息學和計算生物學
2. 分子生物學
3. 生物力學與生物力學工程
4. 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
5. 生物醫學信號處理和醫學信息
6. 醫學影像技術與應用
7. 食品技術
8. 其它議題
四、大會主席
Prof. Saad Tayyab
University of Malaya
喬建林教授
徐州醫科大學
五、主講嘉賓
湯立軍教授 中南大學
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4),西南鋁教育獎勵基金優秀教師獎(2016)。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1項、主持中南大學教師基金1項、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發表科研論文70余篇。國家精品課程《醫學分子生物學》主講教師,教育部留學研究生《高級生物化學》英語精品課程主講教師;參編教材12部,其中7部為醫學本科生、研究生所用的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國家級規劃教材;主持本科生、研究生教改項目多項;發表教改論文多篇。
研究方向: 1.巨噬細胞防御機制及細胞間信息傳遞;2.人類重大疾病的分子病理機制。
劉斌教授 湖南大學
1994年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生物系,2001年于中南大學腫瘤研究所獲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鼻咽癌發病分子機制;2002年至2007年在湖南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納米熒光探針與腫瘤生化分析,2007年9月赴美國Texas Tech University醫學院開展博士后研究,研究內容為腎類疾病分子機制。目前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藥用植物活性成分群的靶向篩選、抗腫瘤、心血管疾病的天然藥物靶向遞送和抗感染復合納米材料研究。先后主持和參與各類科研項目20多項,指導博士后3名,聯合指導博士研究生12名,指導碩士研究生40多名,畢業碩士研究生20多人,指導學生先后50多人次獲國家獎學金、校、院優秀研究生、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以第一和通訊作者身份在Biomaterials、Acta Biomaterialia、Anal chem、Biosensor and Bioelectrics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來篇,總影響因子達到240,論文他引2000多次。
研究方向:天然藥物化學與二維碳材料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汪俊松教授 南京理工大學
博士,教授,德國洪堡學者,南京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生物工程系主任。江蘇省“333工程”(第二、三層次)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會議評審)、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終審專家、“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預算評審專家。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藥化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藥上市后再評價專業委員會理事。主持德國洪堡學者研究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面上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候選藥物研究等項目,參與并獲得省部級、國家級科技獎勵成果共四項。發表SCI論文178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SCI論文93篇,H指數40。
研究方向:
1.天然藥物化學研究:天然產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離、結構鑒定、修飾、生物活性及方法學研究。
2.中藥復方研究:根據中藥復方多成分、多靶點、整體作用的特點,綜合運用系統科學、計算科學、非線性科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手段處理其化學組成信息和藥效活性信息,探討其生物效應的譜效關系,構建中藥復方的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闡明其物質基礎。
3.代謝組及化學生物學研究:以NMR和GC-MS、UPLC-QTOF-MS為主要測試手段,發展代謝組學研究新方法。對生物體內內源性代謝物進行定量分析,結合模式識別和機器學習方法,尋找代謝物與生理病理毒理變化的相對關系。借助于化學信息和生物信息等交叉學科,發展基于自然語言處理的知識發現系統,探究其生物學意義及開展其功能研究。
六、投稿方式
1、在線投稿:請將排版好的論文全文和作者登記表投稿至投搞系統
投稿須知:
1、論文必須是英文稿件,且論文應具有學術或實用價值,未在國內外學術期刊或會議發表過。發表論文的作者需提交全文進行同行評審,只做報告不發表論文的作者只需提交摘要。
2、作者可通過CrossCheck, Turnitin或其他查詢系統自費查重,否則由文章重復率引起的被拒稿將由作者自行承擔責任。涉嫌抄襲的論文將不被出版,且公布在會議主頁。
3、論文需按照會議官網的模版排版,不得少于4頁
七、參會方式 (注:會議有主講報告、口頭報告及海報展示環節)
1、作者參會:一篇錄用文章允許一名作者免費參會;
2、主講嘉賓:申請主題演講,由組委會審核;
3、口頭演講:申請口頭報告,時間為15分鐘;
4、海報展示:申請海報展示,A1尺寸,彩色打;
5、聽眾參會:不投稿僅參會,也可申請演講及展示。
6、報名參會:會議采用在線方式進行投稿和參會報名,全程由艾思科藍進行技術支持。
八、注冊費用
類別
|
注冊費(人民幣)
|
投稿(4頁)
|
3200RMB/篇
|
團隊投稿(4頁)≥ 3篇
|
2900RMB/篇
|
超頁費(第5頁起算)
|
300RMB/頁
|
僅參會不投稿
|
1200RMB/人
|
★僅參會不投稿(團隊)
|
1000RMB/團隊參會3人以上
|
* 為了便于安排出版和會議日程,參會人員務必在2022年03月24日前完成注冊和繳費;
* 論文注冊費用包含一名作者的參會費用;
* 會議注冊費不包含SCI論文版面費。
九、會議日程
十、大會組委會
大會聯系人:龐老師
手機/微信:13922158474
本文轉載自科技網,如有侵權,即刻刪除。
|